LATCraft #65 幕後花絮
- 阿睿
- 2024年11月27日
- 讀畢需時 3 分鐘
拍片動機
當初會拍這部影片,其實是因為以下幾個原因。
沒有工商壓力 跟廠商談好的工商只到8月,而後暫時沒有其他廠商來接洽,因此就少了期限的壓力,盡情的創作。
想做一個大企劃 距離上次做這麼大的企劃,應該是去年8月的地獄捷運系統了。
改造系列成效似乎都不錯 改造終界祭壇、改造終界本島這裡個改造為主題的影片表現都不錯。
至於靈感來源,其實可以追溯到好幾年前,當初創立 LATCraft 的時候,我就曾想過在基地前的那片海上建一尊波賽頓雕像。雖然這個計畫到現在還沒實現,但至少蓋了一隻寶可夢的鯊魚😂
海底遺跡設計
很多人可能以為我的建築設計能力很強,但事實恰恰相反。其實,正因為我對建築設計沒有那麼擅長,才選擇挑戰大型建築,試圖用規模來掩飾設計精細度的不足。
每當我在設計建築的時候,常常會坐在電腦桌前坐一整天,最後只生出一根柱子,陷入卡關的狀態。這也是為什麼這部影片耗時整整兩個月才完成。
雖然如此,我還是想藉著這個機會分享一下自己設計這個海底遺跡的流程,希望能幫助和我一樣在建築設計上掙扎的觀眾們。
把建築切分成多個結構
就如同我影片中,把海底遺跡分成4個結構:傳送門、皇宮室、ㄇ字型以及柱子。一個一個設計,比較不會覺得壓力太大,設計不出來。
把建築切分成多個結構範例 找尋參考圖
參考圖非常有幫助。有了參考圖之後,大方向大致上就可以確定了。接下來就是把它蓋在Minecraft裡面。但重點是,要怎麼把參考圖轉成Minecraft?
從幾何圖形開始
把參考圖變成Minecraft方塊的方式有很多種。我最喜歡的方式就是先在Blender裡面把大致的外型建模出來,轉換成Minecraft的方塊,再去細修。但如果你不會3D建模也沒關係,把建築物想成最基本的幾何圖形,接著再慢慢加上細節,也可以達到同樣的效果。
用Blender建模出來的基礎形狀 增加層次感
如果你希望讓建築更加美觀,關鍵在於增加層次感,讓建築呈現出豐富且立體的視覺效果。一種方法就是為你的建築多加幾層的細節,而不是只有單一一個平面。另一種方式則是用顏色去做出漸層的效果。這個就真的考驗各位的藝術細胞了,因為我個人目前是設計不出來的。
多加幾層讓建築變得立體 顏色漸層的範例 (擷取自BdoubleO100的YouTube影片縮圖) 以上就是幾點我可以跟大家分享的建築建議。
填水
有人可能會疑惑,為什麼不先完成地形或建築,再進行填水?
我們都知道,Minecraft中兩個相鄰的水源方塊之間,會自動生成新的水源方塊。因此,填水時需要掌握這些特性來節省時間與精力。以圖片為例:

左圖:簡單的填水方式
左側展示的是正方形區域填水。只需要在邊界按規律擺放水源方塊,水會自動向內部延展,最終整個區域都會充滿水源方塊。這種方法簡單高效,適合平面或規則形狀的區域。
右圖:複雜形狀的填水
如果區域邊界形狀不規則,就需要沿著邊界逐一放置水源方塊,讓水逐層填滿。每一層都必須「客製化」擺放水源,過程繁瑣且費時。
因此我影片中選擇先填水再蓋地形及建築就是基於這個原因。
快速填水的方法
影片中我使用的方法是在最底部種海帶,接著對海帶撒骨粉直到海帶不能再長高為止。
若你們不知道,海帶可以被種在非水源方塊的水源裡。而只要有海帶的地方,他一定會變成水源方塊。因此利用這個特性,我們可以按照圖片中冰塊放置的位置種海帶,並對他撒骨粉,就可以快速地把把空置域全部填滿水了。
目前只想到這些,之後如果有更多想跟大家分享的,會再更新( ̄▽ ̄)~*
Kommentare